旅遊日期:2009.9.08
旅遊地點:慕谷慕魚遊憩區
旅遊成員:六人行
花費時間:三小時
適合活動:健行、玩水、溪釣
慕谷慕魚(Mukumugi)是緣自太魯閣族的譯音。描述當初最早遷徙到這裡的太魯閣族人(花蓮縣秀林鄉銅門地區與榕樹部落),用他們的語言頌讚這片世外桃源。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柔情似水的秀麗風景,長久以來就有『小天祥』的美稱。「慕谷慕魚」位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距離花蓮市約有二十分鐘的車程。
資料來源:http://go.webwave.com.tw/10thMukumugi/index.html#
(圖/慕谷慕魚旅遊諮詢中心)
依旅遊諮詢人員的指示,前往銅門派出所辦理入山證。
額外資訊:慕谷慕魚隸屬山地管制區,必須要先備妥身分證在銅門派出所(右圖)辦理入山證(20元),再經管制入山。
取得入山取可後,交給檢察哨即可進入。
經過了10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慕谷慕魚遊憩區中的第一個景點--楊清橋,此處僅供拍照留念,應該說是個小終點,不開放繼續再入內旅遊。
。紅色熱情。
在紅色的楊清橋上,迎面而來的空氣就像透明的羽毛,沒有任何重量,感受不到任何都市空氣帶給人的負擔。
喜歡楊清橋的紅色配上我們的熱情,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是如此自然,不需要任何理由。
這裡,沒有紅綠燈,沒有警察,更沒有擁擠的行人與車輛。
就在這幽靜的深山裡,只能駕駛輕型機車的我,並沒有重機駕照,拿起鑰匙學習如何發動機車,
坐上機車,用繼緊張又興奮的力量...
在朋友們的技術指導下,起動我人生中的第一台機車,也意義上的接到人生中第一張ticket。
冒險在世外桃源裡,沒有緊張的情緒沒有社會的眼光與束縛,更沒有自己過多的期許,所有的事情就會自然的步上軌道...
這種感覺,很棒,但還依然擁有"冒險"的核心價值嗎?
我想,只有敢於冒險,喜歡冒險的你、我、他,會了解。
。密境。
進入募谷慕魚遊憩區,愈進入深山的地方,愈能夠感受到一股神祕的幽靜
沒有多餘的雜音,只有我們的歡笑聲,呼吸聲,水流聲...
躺在大大的石頭上,享受清風吹拂,聆聽水聲潺潺,這是我久久就會幻想一次的情景
身旁是清澈見底的溪流,說他是藍綠色一點都不誇張,仰望天空,是ㄧ片無暇的淡藍
夏天的慕谷慕魚宛如一個避暑勝地,
他不會涼到讓人想多加一件外套,也絕對不會讓人感到濕熱難耐。
。轉變。
享受,不需要花大錢。
目前的我,也只能享受免費的悠閒舒適
大自然,成了我假期最好的朋友,這種私密的情誼,不需多說,只要用心感受
如今,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喜歡在週末假期,一群朋友到KTV歡唱,到夜店喝酒跳舞,到俱樂部打撞球玩電玩...等等
雖然我也是年輕人,但對於這類的活動,只喜歡偶爾為之,約我超過一次,我可能拒絕的比較多。台北市的夜生活活動,花錢傷身居多!
你,也可以不認同。
價值觀本就屬於不能夠爭辯的部分。
大學都畢業了,該玩得該糜爛的都經歷過了。
大學四年,在找自己當中,也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生活方式,甚至交友方式。
有一個轉變,我自己都覺得訝異
這個故事,短短的,但時常無解:
小時候,爸媽時常會在工作之餘帶我們去上山下海(聽起來好熱血,但是當時的我就是不了解熱血的感覺)
因為,我總是覺得他們交代我要讀的書我都還擺在桌上,怎麼又要出門去踏青...
10歲的小孩,知道看日出是很早起去觀賞太陽升起的那個過程與瞬間,但...不會了解看日出的"感動"
13-15歲的我,討厭被留下念書,留下來背一些有的沒的,留我再久,我也是背不起來...
我好想去打保齡球,好想回家看自己想看的課外書
15-17歲的我,常常在補習下課後,經過台北市某幾條路,那些路上有超多異國小酒館,
我好想就背著書包,跟好朋友進去找老外聊聊天,練英文,順便偷看酒保怎麼調酒
17歲前的我,幾乎不懂大自然能帶給我什麼感動,甚至以為許多玩樂的場所就能讓自己暫時忘記那些不合理的教育環境與方式
說起來很戲劇化,
那些17歲前的我渴望在讀書之餘進去鬼混一番的地方,如今,卻是我心情低落時,才會去的地方。
那些地方根本無法讓人真正放鬆,也不能真正把問題解決。
那裏,簡直就是空虛寂寞的集散地。那種空間裡,會代給人更大壓迫感,要將心事真正的說出來,很難。
各位,相信我,大自然所擁有的魔力,是你無法想像的。
。剛剛好。
慕谷慕魚,剛剛好
這種頗舒服的感覺,剛剛好
這種人與人的距離,剛剛好
這種半度假的步調,剛剛好
正如大學時期李老師曾說過:每一件事情,中庸之道即可,過與不及都不是件好事。
(這句話代表對於努力這回事,點到為止就好嗎?我想,對於努力永遠不嫌多,因為太多事情努力一輩子也不夠,對吧!)
(圖/Karen提供)
將整個下午都泡在這神秘的優境
約四點左右,下起了磅礡大雨,我們被迫在山上躲雨,但後來還是因為天黑,必須趕緊下山,
又,淋成落湯雞,回民宿盥洗一番。
大夥們都清洗完畢後,我們開始迎接在花蓮的第二夜,落腳於吉安鄉。
今晚,自強夜市少不了,花蓮夜景也是必經之行唷~
溫蒂花園民宿附近(約三分鐘車程),有蠻多茶舖(喝茶聊天看夜景,非常單純)可以享受晚風徐徐。
我們沿著指示,騎上山,但是因為低銷很高,就打消念頭,在茶舖外頭,拍了幾張夜景圖,即火速離開。
店員很親切,我們沒有消費,還願意借我們腳架以供夜景拍攝。有了腳架,花蓮的夜,更美了。
(合照)
第二天的旅程,在星空下,有了完美的序幕。
第二天落腳民宿:溫蒂花園
http://www.wendygarden.com.tw/env.html
民宿外觀
民宿的狗:阿波羅
(阿波羅與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