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醫評會 (TMAC)醫學院評鑑10月上旬展開,19至22日訪視台大醫學院,擔任評鑑委員、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針對評鑑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發表了一篇文章(全文轉貼如下),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這篇文章,是很多人想說的話吧,但沒有多少人有勇氣有膽識(或是有份量?)對社會大眾發聲,只是默許一些現象越來越惡化,因為大家從不承認那些教育亂象,我們都有責任,我們都曾經在這個教育體系中,扼殺了一些自己或是他人的學習熱情,都不經意的在這些混亂的價值觀中得過且過...說穿了,台灣的教育體系,教育亂象,甚至美其名的教育改革,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共犯集團",我們都曾經是那個受害者,也曾經或即將是那個加害者。

        洪蘭教授描繪的眾多校園百態,其實早已不是新聞,很多被忽視被默許的現象早已在大學校園成了見怪不怪的"常態"。洪蘭教授口中的那些現象:打鐘了,才姍姍來遲,吃泡麵、啃雞腿、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或偷打電動、跟隔壁同學聊個天昏地暗、趴在桌上睡覺、或是最近流行的"種菜,餵魚"…聽起來是否很熟悉,或者...你一個星期都做上好多次!?

        讓我們思考一些問題:或許時代變了,對於"尊師重道"四個字的解讀意義已經有所不同,但我認為基本禮貌應該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比如,上課睡覺與大聲聊天這種事情,對孔子不尊重,對現在的老師們一樣不尊重。有一個現象蠻諷刺,我們台灣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國高中,幾乎每間學校,一到上課老師踏進教室,班長就要喊"起立、立正,敬禮、老師好",然而到了高等教育的殿堂,一群不懂的基本尊重的學生比比皆是,不誠實的學生更是不在少數; 而在歐美國家,他們在小學階段並沒有像我們這樣,每堂上課都要形式化的語老師問好,下了課全班要說謝謝老師,到了更自由的高等教育環境,他們應該更不懂的分寸,更我行我素才對?事實上,正好相反,以我的觀察,在美國,很少學生在老師已經在上課後才姍姍來遲,幾乎不曾看過學生在課堂上吃東西,除了可樂與礦泉水,更不用說上課睡覺,如果你膽敢在老師精采的上課過程中,聊天聊得很爽,你的同學絕對會拿可樂罐丟你!!是台灣老師對學生太仁慈,還是惡意姑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想...答案聰明人就看得懂。

        尊師重道四個字或許太沉重了...想起小時候,父母老師要我們背誦一大堆論語孟子的語錄,還要默寫,中學時代,考那些東西,考個沒日沒夜的,試問:看看現在教育界這些混亂的現象,是否與當初要求學生一定要背誦論語孟子的初衷有所違背?背得很熟有什麼用,默寫一百分不代表你書有念進腦袋裡,不代表你了解其中的真義,將他反芻消化後進而修正自己的原有不正確的行為,讓自己更有讀書人應有的風骨與態度。那些曾經被要求的一切,與今日那些令人不解令人心寒的教育亂象比起來,更凸顯現今教育問題必須被重視的迫切性。


        洪蘭教授說得真好:「知識分子要說真話,看到不對的事不說出來,就變成共犯。」

        這些問題,不只是簡簡單單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也不是整個教育環境的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花時間花心思,努力去正視,去改善的問題。如果,每一個人都認為:一個學生或老師,一個市井小民的力量微乎其微,無法左右整個教育政策在教育環境中的運作與執行,我想這是很消極很沒有抱負的想法,不是要多了不起。至少,身為一個受過教育的讀書人,要做到最基本的捍衛正義以及基本的誠實與不偏激
,絕不能有半點姑息、容忍的行為發生。

        雖然,最近兩三個星期以來,我幾乎已經逼近回到家只想洗完澡,聽點音樂,什麼休閒的活動都沒有力氣再做的生活。每天在學校上課讀書鬼混之餘,我仍然堅持也很努力的想扮演一位真正關心社會的"知識份子"而不僅是一位繳了學費在學校修課讀書寫論文等畢業的研究生,這樣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多深層的意義。課本上那些未知的浩瀚知識,每個人只要願意有耐心就能將他讀懂,那張薄薄的畢業證書,隨時都能請教務處印給你,你也隨時可以說"我不想讀"了。但是,對教育問題真正關心的年輕人,卻很少。而我,只是努力想當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知識份子,不是在學校擁有一張學生證就叫做讀書人,一個有責任的讀書人,應該對自己分內的事情有熱情,對學校活動有熱情,當然要對國家社會未來的發展有強大的責任感。這些事情並沒有如此偉大,任何人都能夠在生活中貢獻上一點點心力,只要你願意!

        這篇文章,應該在12號完成,過了幾天,議題與新聞的熱度有稍稍退去,但這些問題值得被關注被改善。
        因此,我仍然願意在很疲憊的一天結束後,熬夜寫完我對這個議題的想法。我想...這是我在大環境中偶爾沮喪及無奈中,依然存在的一點執著。


以上,
分享。

09' ,11,18

      


洪蘭:不想讀,就讓給別人吧?

作者:洪 蘭  出處:天下雜誌

到香港城市大學來台灣招募好學生並提供十萬港幣的獎學金,真是心裡一驚,「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以前是香港學生來台灣讀書,現在是我們去香港讀書了。

這也難怪,現在全世界的大學都在搶人才,因為十九世紀的財富在土地;二十世紀的財富在勞力;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在腦力,列強因殖民地而致富,我們也因加工區做代工而經濟起飛,現在更要靠創意來致富了。因此各大學祭出各種優惠條件,網羅第一流的人才,甚至派出「學探」,像星探或球探似的,去全球尋找。在國際競爭這麼激烈的時候,我們的大學生卻沒有感受到這股壓力,令人擔憂。

最近去一所台灣最頂尖的醫學院做評鑑,發現上課秩序極不好,已經打鐘了,學生才姍姍來遲,進來後,有人吃泡麵、有人啃雞腿、有人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有人趴在桌上睡大覺。打手機、傳簡訊的就更不用說了。遲到的同學不是悄悄在後面找個位子坐,而是大剌剌走到他座位的那一排,叫坐在外面的同學起來讓他進去,絲毫不尊重同學的上課權。想不到現在連音樂廳、戲劇院開始表演了都不准進場,怕侵害到觀眾和表演者的權益,知識的殿堂反而更隨便,自由進出,好像菜市場,視授課老師為無物。我看不下去,起身離開,後來好奇,再回去看原先睡覺的同學有無醒來上課,結果發現不但原先睡的沒起來,又陣亡了更多。假如這是我們大學生的上課態度,我們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

學生也應該「敬業」

就業最重要的是「敬業」,因為那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早上八點的晨會,我們發現醫生們不但遲到,連白袍都沒穿,當然也還沒去巡病房。醫生的責任是照顧病人,以往是七點先巡病房,八點再來晨會,現在即使來了也是坐在最後面做自己的事,紀律的鬆散令人咋舌。看到這個現象,就了解為什麼台大的校長在歡迎新生時,講的不是如何立志做大事,而是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翹課、要替媽媽洗碗……,這些是我們對小學生所講的話,假如大學生要這樣教,我們的大學生還叫大學生嗎?那種「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讀書人抱負到哪裡去了?

敬業是個最基本的做事態度、是個操守,不敬業的人,能力再好也不會成功,對醫生來說,還會害死人。學生的敬業就是做好學生的本分,父母出錢讓我讀書、國家出錢蓋了教室、買了儀器栽培我,我要好好學習,這不是八股,是做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呢? 尸位素餐是最可恥的。

看到學生浪費他們自己的生命,也浪費國家的資源,就很難過,曾經有人擔心我們下一代會去別的國家做台傭,假如我們自己不覺醒,這個擔憂就可能不是杞人憂天了。


 

大學之道 墮落養成所?

 【聯合報╱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北縣新店)】

洪蘭教授一篇文章引起校園風波,論者大都將焦點放在台大醫學系學生身上,殊不知上課遲到、打瞌睡、吃泡麵,並非台大特有現象,它是台灣多年來錯育而成的校園文化。

如果到台灣各大學校院進行教室巡禮,蹺課、遲到、睡覺、聊天、化妝(包括撲粉、塗口紅、貼假睫毛)、上網、玩手機、聽音樂、吃東西(包括早、午、晚餐、點心、零食)者,比比皆是。如今,許多教授似已見怪不怪,甚至默許它的存在。這次只是因為「頂尖大學」、「天之驕子」也皆如是,才蔚成新聞熱門話題罷了。

這種墮落的校園文化並非從今起,其來有自,分析原因至少有三:其一,學生將大學的自由開放扭曲為懶散傲慢。台灣十幾年來教育改革,逐漸瓦解校園的威權結構,但並未養成自律、尊重的民主習性。許多學生將追求知識真理的自由、制度思想的開放,誤解成上課時的懶惰、散漫。因此,校園很容易培養出無知傲慢的青年,難以孕育謙沖有禮的君子。

其二,專業對通識的忽視。考試領導教學之弊原是多年來教育改革的目標,但專業證照制度,卻將考試領導教學之風發揮得淋漓盡致。許多醫學、法律和其他強調技術性的師生,普遍將通識教育課程視為聊備一格的營養學分。據知,許多學校的通識教育課程,蹺課學生幾乎都達到三分之一以上,老師不點名的話,學生上課更是三三兩兩。

其三,師生之間的合意共謀。教室裡學生懶散的學習態度,幾乎都是在教授的容忍、默許下形成的。這裡頭有些老師自詡為自由主義者,對學生的行為採取不干涉的態度,但某個程度上,教學評鑑制度的確有助長惡習之效。雖然教學評鑑有其正面價值,但一些課程本身不具吸引力、內容設計不夠精彩、教學方法不夠生動的教師,往往忌憚於學生的評鑑,不敢嚴格要求上課秩序。聞說少數教師甚至採取「三不政策」:不點名、不考試、不當人,大有「我讓你好過,你讓我好過」鄉愿心態。 

多年來,由於工具理性抬頭價值理性衰微,台灣的教育已經千瘡百孔。雖然,大學之道各有論述,總不能成為生活惡習、錯誤價值的養成所。如果,我們只在意百大排名、論文生產,忽視校園文化的劣質化,不從根本的重建教室秩序,大學的墮落將會無以復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J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