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 17 Tue 2009 23:46
[great article] 為什麼孩子們非進補習班不可?
- Mar 16 Mon 2009 23:21
景氣差嗎?
重點在於,你願意彎下腰去尋找機會嗎?機會滿地都是,只是好壞的差別,只是有無符合心中期待問題。預期心理,造成供需失衡。企業抱怨招不到適合的人才,而電視上卻看到人人喊失業!
誰說,碩士畢業就一定要月薪多少多少,就一定不能做高中畢業就會做的事情。碩士畢業找不到碩士能力應該做的工作,應該要反省自己在研究所兩年到底為自己的專業與差異性付出多少。台灣大部分的大學,在大學四年中已經很難教出單一領域專業能力(這種現象,可從大學所開課程與教師所授課之內容發現異狀,大四專業課程反而缺席率最高,很多人非常努力,但努力已經失焦,因為很多人忘了最基本最需要注意的細節。這相當危險...不管是對整個台灣的教育環境或高等人力結構皆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很多人認為,學校教的過簡單,所以要到補習班朝聖,寧可翹學校的正常課程去補習班聽課。這並不奇怪,10個人有8個人為了研究所的窄門而去補習,大部分的人沒有勇氣做那另外的兩人。
- Mar 14 Sat 2009 16:33
[great article] 無限的你
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194期 / 2006年1月號
http://www.montejade.org/?page=Momthly_Meetings
本會理事吳田玉博士,是臺灣著名封裝公司日月光公司的美國及歐洲總裁,2005 年底剛被發表為日月光公司營運長。他於十二月九日受邀對來訪矽谷的工研院菁英團演講「無限的你」,言談輕鬆幽默,帶動全場陣陣笑聲,內容精彩,相當具啟發與鼓舞性,令每一位聆聽的人都印象深刻。本會特整理該演講成文,以分享讀者。──編者
「大家是臺灣科技研究界的菁英,」吳田玉的第一句話就帶起菁英團員們一陣快樂的笑聲,「你們不要笑,菁英的定義不就是你比其他人懂的多一些嗎?」從事研究多年出身的吳田玉博士在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以自身為例子,語重心長的鼓勵在座的研究界青年菁英要好好發揮自己才華,點燃心中那把火,發揮無限量的自己。
- Mar 02 Mon 2009 08:19
什麼才是好工作?
(原載於「全球中央雜誌」2009二月號)
如果任意問一個大學生:「你畢業後想做什麼?」大概最常聽到的答案會是:「我還不確定,不過我家人希望我畢業後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
「找一個好工作」似乎是許多台灣父母對於兒女最大的期望,也成了許多年輕人最明確的「志向」。為了找一個「好工作」,所以要念一個「好學校」、「好科系」,並且要有「好成績」,升學壓力及「錙銖必較」的分數競爭,也隨之籠罩許多人的童年與青春。
- Feb 14 Sat 2009 15:24
[great article] 體會承諾的美好和苦澀
一篇對自己坦白對自己衷肯的文章,王文華作家用自嘲式幽默的筆法寫出身為單身漢的種種心聲。
寫的不賴,有許多處,很有笑點,慢慢欣賞!
- Feb 02 Mon 2009 00:55
[學術空間] 登上SSCI有多難?
【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_2005/10/14 聯合報】
最近揭曉的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再次強調各校收錄於SSCI等期刊論文數量多寡的重要性,要登上SSCI有多難?
大葉大學副校長謝安田指出,理工科每名教授平均在SCI發表1篇文章,人文學科每名教授平均在SSCI發表0.04篇,SSCI困難度是SCI的25倍。
謝安田本身有16篇論文發表在SSCI,也曾擔任SSCI期刊審稿者,對SSCI期刊論文的投稿程序、審稿重點以及退稿原因頗有心得,今年四月開始在文大推廣部教「SSCI期刊分析與撰寫」課程。昨天他在文大推廣部分享論文投稿經驗。
謝安田分析2004年國內大專校院教師在SCI、SSCI發表篇數,SCI共14373篇,SSCI共669篇,若對照理工科教授占國內教授46%、人文領域教授54%的比率,理工科每名教授平均在SCI發表0.993篇文章,人文學科每名教授平均0.039篇,SS-CI困難度是SCI的25.46倍。
為什麼投稿SSCI這麼難?SCI期刊數5900多種、SSCI期刊數卻只有1700多種是原因之一,但國內學者沒有用對方法,也是主因。謝安田說,許多論文缺乏理論基礎、概念與操作化不符、未充分定義理論、過度複雜、研究文獻不足、甚至投稿的領域根本與期刊不合,自然會被退稿。
- Jan 29 Thu 2009 18:17
[轉錄]中國時報_陳水扁的囚犯困境
陳水扁的囚犯困境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廖坤榮】
中國時報 A12/時論廣場 2009/01/20
「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 )中常被運用來解釋軍備競賽、關稅、廣告行銷等決策行為的理論。它最早源自匈牙利裔美籍數學家兼電腦發明人馮鈕曼(John Von Ne umann)於一九二八年提出的「兩權相害取其輕」(或稱「壞中取小」)定理,之後弗雷德(Merrill Flood)於一九五一年據以提出「囚犯困境」之說,其後再由塔克爾(Albert W. Tucker)予以明確公式化和命名。
- Jan 27 Tue 2009 13:53
[商周] 小夢想 大未來
- Jan 17 Sat 2009 19:10
歐巴馬給女兒的信(英文原文)
- Jan 17 Sat 2009 18:47
[great article] 6 Job-Hunting Tips
紐約街頭的待業的銀行家Joshua Persky提出六點找工作的小撇步,如果您即將踏入職場,一些基本心法與態度應及早建立,對於求職將會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