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5 Tue 2010 23:32
真正為自己感到驕傲
- Jun 14 Mon 2010 22:28
勇敢是言語無法表達的
- Jun 10 Thu 2010 22:43
[高美] 等一個人的夕陽
- Jun 03 Thu 2010 00:05
2010 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國際會議
台灣大學計量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 (CRETA) 將於 6 月 10 日至 12 日與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和美國 Princeton 大學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系共同主辦「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Risk Management , FERM 2010)。
FERM此系列研討會自 2005 年舉辦以來,每年都吸引了許多學術界與業界的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本次 FERM 2010除邀請來自世界知名大學享譽盛名的學者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外,尚有華爾街主要投資公司研究部門人員擔任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和特邀演講(Invited Speech)。
- May 30 Sun 2010 21:40
HP大中華區總裁 / 孫振耀 退休感言
一,關於工作與生活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後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並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並不代表西門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闆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並不能很早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於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理並不會給業績帶來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麼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闆,你會怎麼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幹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什麼還要用你?
從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軌跡,二三十歲的時候,生活的壓力還比較小,身體還比較好,上面的父母身體還好,下面又沒有孩子,不用還房貸,也沒有孩子要上大學,當個外企小白領還是很光鮮的,掙得不多也夠花了。但是人終歸要結婚生子,終歸會老,到了40歲,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藥,要有人看護,自己要還房貸,要過基本體面的生活,要養小孩……那個時候需要掙多少錢才夠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並不能說明什麼。
- May 24 Mon 2010 00:32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轉引自: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電子報第八期2005/12/25出刊
http://www.nhlue.edu.tw/~gice/epaper/08/edit.htm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May 21 Fri 2010 01:27
是鼓勵是期許,也是壓力